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浏览次数:1689234
3月18日下午3时,王银茂荣获青铜篆印吉尼斯纪录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饭店举行,吉尼斯世界名人厉恩海总策划并颁发证书,中央电视台“今日中国”等栏目主持王京生为主持人。郭玉祥中将,祁荣祥、孙昌军、李大维(送花蓝)、刘长余等将军到会见证。抚州市委、市政府领导特派代表黄有盛局长祝贺讲话。“民族复兴航母基金会”总指挥于若梅以及社会各界著名人士姜文华、王京生、李采、张众喜、李秀芳、于敏祥、江强华、袁海涌等100多人参加。新闻媒体有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北京电视台、新浪网、腾讯网等30余条。 ●●●2013年6月29日,"学篆七姐妹"书法篆刻艺术学习班在福州环桥大酒店举行开学典礼。●●●老红军、开国老将军、著名书画家王直将军(98岁)题字“天道酬勤“祝贺。原福州军区老红军王玉清,老八路叶汉林、何庆宇等老首长以及中国海峡会副会长张铭清教授等军政老领导,在学员“七姐妹“上门拜访时,送画册等表示支持并祝贺。●●●福建省原人大副主任宋峻,省统战部副部长游嘉瑞,福建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杨永让,省民政厅处长王和炎,国鼎安防集团老总贺云翔,厦门国际美容师周江雁,龙岩企业家钟瑾,平潭林炳耀等到场讲话祝贺,并为七姐妹颁发学员金牌、银牌匾。●●●著名书画家陈初良、高季笙、 陈泰宏、黄光辉、王瑞、曾光明、黄维国、何红、李清辉、吴德才、薛少明以及闽侯荆溪十位少儿书画爱好者葛锐義等到场挥毫泼墨。●●●圣泉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军旅篆刻家王银茂现场组织并担任授课老师。“学篆七姐妹“有:甘花香、 杨鹃、王美垛、卓慕清、曾颖、汪兰君、王小曼。跟学者有:温丽君、常弘、许绍玲、 滕琳、黄南芬、陈昱、 宽闻、 周江雁、林捷、吴艳燕、 邹琴、宋水琴、 康丽、秦小淇、蔡丹、卓雅庭、文明、王曼颖、张颖、郑磊超、 王亚文、 王川文等。●●●庆典活动中,举行了名家作品展、书画笔会、 晚宴酒会,同时还举行了名家为“学篆七姐妹“每人赠送书画作品、篆刻印章、学篆制式工具箱等赠送仪式。学员杨鹃担任主持人,甘花香代表“七姐妹“学员上台讲话。●●●活动下午三点开始,晚上九点结束,参加庆典人员八十余人。●●●6月30日,“学篆七姐妹”艺术梦组合班来到福州圣泉寺举行第一场书画笔会。(石川)
当前位置:首页 >> 15_上_传记文学会

9.【传记】第三期 总编:钟兆云 本刊秘书长:王银茂 (首发时间:2012.06.01)

发布时间:2013-04-22 浏览次数:4180

 

 

9.【传记】第三期 总编:钟兆云 本刊秘书长:王银茂 (首发时间:2012.06.01

 

记》杂志顾问:陈明义、庄炎林、黄瑞霖、张广敏、张明俊、许集美、何东平、万伯翱、张胜友

社长、总编:钟兆云   编委:杜政洲、何强、卢为峰、林公翔、吕纯晖、魏伯忠、夏蒙、张永和、姚青群

特邀顾问邱荣、赖才魁、唐为权、杨智臣

执行主编:姜富荣、练德良    编辑部主任:翁晶晶    实习编辑:杨雨菲

《传记》杂志社理事会

副理事长:(按拼音字母为序)

陈礼忠  福建寿山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傅天龙  福建春伦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柯君恒  闽长置业公司董事长

苏亚师  泉州佳泰数控公司董事长

童立新 福建省鸿达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涂映雪 中国光大银行福州于山支行行长

张敏琼 南平市巨丰粮油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秘书长:王银茂 福建省传记文学学会副秘书长          

 本刊法律顾问:上官翰清

社址:福州市五四路119嘉信大厦12层福建省传记文学学会   邮编:350003

电子邮箱:fjzhuanji@163.com    杂志刊号:CN—35(Q)试第2012008号  

电话:0591—63305676

《传记》第三期  目录 

01 卷首语

04 郑小瑛:我是客家女

06 廖崇先:妙手换心第一人

08 李天生——客家山歌山

11 赖永生:土楼神韵

14 江兆文:不了家乡教育情

16 曾耀光:根的眷恋

18 吴伯雄:忘不了的客家情

21 胡一川:走向世界的美术大师

25 江文也:荆棘中的孤挺花

29 张胜友:一介书生的家国情怀

33 何 英:抚摸客家岁月

36 刘善群:客源情深

39 宋省予宋展生:父子画家

44 钟兆云:苦乐斋里写春秋

47 邱少春:生命的音符

50 游炳源:硬汉的创业史

52 沈在召:丹青生涯

56 李思义:慈善是一种需要

59 蓝伟光:水的布道者

62 杨涛:那些关于客家的记忆

65 陈良万:知心大夫

69 吴新斌:一直在路上

72 钟雯:我的梦,我做主

75 邓玉璇:汉剧人生

77 孙国亮:文化守望者

80 沈钊昌:翰墨情怀

83 张永和:客家行者

86 张敏琼:一路有梦

88 赖玉民:笔下的荧屏世界

92 卢绍基:用双手闯出一片天

 

《传记》第三期 选登文章

一、宋省予宋展生:父子画家

 

宋省予宋展生:父子画家

这是一个书画家族的故事!

这是一个有关花鸟的传奇!

他被称作人民艺术家,一代宗师宋省予!他,被称为中国鹤王——宋展生!父与子之间的继承与创新,会谱写出怎样的新画卷?  

他被称作人民艺术家,一代宗师宋省予。他博采众长,在花鸟画中融入书法的笔触,开创了中国花鸟画的新天地;他曾经以画为生,开设绘画培训班,甚至东南亚等地的许多华侨都曾与他学画!他生性简朴,一袭长衫、一副笔墨、一张方桌!他,是一个现代的古人! 

宋省予的学生、著名画家曾贤谋:他每做一件事之前,总深深吸了一口气,这种的动作,这个动作好像很特殊。还有他当时50来岁,身上穿着长衫,中国文人的风范在他身上表现很多。

宋省予的长子、著名画家宋展生:他的性格就是太专注艺术方面,是典型的古文人,古代文人的那种味道,所以他那时候穿长衫,整个福州市可以说六七十万人,没一个人穿长衫,他一个人穿长衫上街,搞得他好像是古董,很奇怪的古董。

这是一个书画之乡,福建龙岩上杭,清代著名花鸟画家华碞的故乡,在这个古城的大街小巷,常见书院画馆裱画店。宋省予便出生在这里,父亲宋赉臣,是一个知名的山水画家,曾开设“东阳轩画馆”。生于这样的书画之乡与书画之家,自幼耳濡目染,宋省予对绘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悟性,四、五岁时,便拿起树枝,粉笔,似模似样地作起儿童画来。七岁便开始临摹《芥子园画谱》,“神童”宋省予的名声就这样不经意传开来!

宋展生:他特别喜欢袁枚的随园诗画,他后来做了很多诗,古代的诗,都比较有随园味道,他经常说做个画家,应该是书法、诗词、篆刻、文学这些修养都要有。

山水求意境,花鸟得情趣,而意境和情趣皆起源于文学素养,校长丘显丞的一席话,在十岁的宋省予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以后,他从不间断对古诗词的学习,临摹书法,习读古文。随着诗词修养愈加深厚,书法愈加精炼,“诗、书、画、篆刻四绝合一”的宋省予,名气再度大增!

宋展生:通过书法用笔去画色彩,通过文学修养去画色彩,会画出来比较高雅的东西。

1924年,宋省予中学毕业,应聘上杭树人学院任教,并跟随父亲一起给广东会馆做壁画《东方朔》等,所画山水,花鸟,气韵生动,为当时梅县县知事所称道,名传粤东。这一年,他14岁。1926年,在画友丘儒英兄弟的推荐下,宋省予被聘为广东蕉岭创兆学校的美术老师。这一年,他16岁。

宋展生:我父亲不是科班出身,他是比较少讲话,不善于言谈,但是他对学生是非常爱护,讲课说话比较少,画的比较多,当场画的比较多,给学生改画比较多。他通过改画,通过写示范,来让学生学到他的东西。

鸦片战争爆发,西方的物资不断进入中国,一度冲击着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中国市场。与此同时,受到冲击的,还有传统的中国画 ,一大批有识之士主张“西学东渐”:康有为主张“合中西而为西学新纪元”;陈独秀提倡“洋画写实精神”。广东,做为激进思想的策源地,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留学归来的画家们很快掀起了改革国画的浪潮,岭南画派应运而生。代表人物是两高一陈,两高分别是高剑父、高奇峰,一陈则是陈树人。毋庸置言,在广东活动了几十年的宋省予,无疑接受了岭南画派的启发。

宋展生:任伯年的东西他非常推崇,因为任伯年的花鸟变化很多,构图的变化非常多,画路也很广。我父亲喜欢画路广一点的,所以我父亲自己也画路很广。

飞禽、走兽、花草,均在宋省予的作品里出现过。曾有人这么写道:“你看他展纸濡笔,凝神片刻,就秉笔纵横挥写,飒飒然倾刻而成,勾写点垛之间,准确生动,千姿百态的花鸟形象跃然纸上,而且从不犹豫,从不失误。”

曾贤谋:宋省予又是高产画家,他画画思维敏捷,很敏捷很快,福州人说他画画如何神,画完一挥而就,笔一扔,该在笔架的就在笔架,该在笔筒的就在笔筒,那个是神话的夸张,反正就是说他画画行笔技巧娴熟。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战争中,妻子亡故,面对国仇家恨,宋省予参加了抗日宣传工作。这期间,为支持抗日,他多次举办抗战劳军义展,而对于他此期的画作,高剑父就曾以“笔精墨妙”作为褒赏之语题赠。这之中,尤以花鸟画为甚,说起花鸟画,这之中还有一个重要人物,不得不提。

宋展生:30年代,张书旗在集美学校教画画,张书旗写信给我父亲,叫他到厦门集美去,他们两个人对花鸟画有共同的爱好,呆了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两个人专门谈论花鸟画的变革问题,花鸟画的创造问题。

素有“南高北张”之称的张书旗,曾在上海美专学过油画、水彩、素描,他的花鸟造型,姿态生动,生活气息浓厚。张书旗比宋省予大10岁,两人见面之前,就有书信往来,彼此颇有了解,而此次见面,两人更是一见如故。194

年底,应张书旗邀请,宋省予再次来到厦门,举办个人画展,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画展竟促成了一段佳话!

宋展生:父亲在1949年在厦门搞画展,丰子恺从台湾带他女儿回到厦门,到厦门后就去参观我父亲的画展,一看,哇,非常惊讶,对我父亲非常推崇,认为他是比较全面的,比较有个人色彩的,所以他就把他的一张鱼图,画的水里面的鱼,就提了两句诗,好去长江千万里,不须辛苦上龙门,意思是鱼没必要去跳龙门,也就是跟我父亲说在这个艺术上可以有非常大的发展。

这次偶遇之所以说成是一段佳话,还要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初,宋省予的父亲宋赉臣在厦门举办个人画展,丰子恺曾特意前往参观,还为宋赉臣的《桃花源图》题上“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并评价他的山水画,云烟为友,万壑在胸,措意构形,莫不臻妙!如今又是在厦门,丰子恺为宋赉臣的儿子宋省予的画题诗,真可谓是无巧不成书,此次邂逅,使宋省予与丰子恺成为书画好友,他们鱼雁往来,谈诗论画,互赠佳作,传为佳话!

1959年,50岁的宋省予应邀前往福建师范学院(即如今的福建师范大学)艺术系担任国画老师,这次机遇,让宋省予的艺术创作,达到了一个鼎盛的状态!1959年之前,以卖画,开画展为生的宋省予,四处辗转颠簸。而在福建师院的这段时间,生活相对稳定,不用再四处奔波的他,整个心思都沉浸在绘画当中。据他的学生曾贤谋回忆,省予老师是一个高产画家,他思维敏捷,非常在意形和意,形和神的关系,讲究鲜明,生动,准确的花鸟画造型。

曾贤谋:1997年在画院搞了一次宋省予艺术研讨,当时是我主持做的,还请了北京几个专家理论家,来参加这个研讨会,当时宋省予艺术品展览的时候,把他早期的那些作品都搞了一次研讨,北京那些理论家就感到很惊讶,福建还有这么优秀的画家,还鲜为人知。 北京那些理论家就讲到,宋省予艺术再过一百年,两百年,三百年,人们还是会追随他。

这栋被称为“月林山馆”的小公寓,便是当年宋省予在师大的住所。他一人独居在此,家中妻子与两儿一女均在老家上杭,这位半百的老人,忍受着与家人分离的孤苦,一心想为艺术多做贡献。于是,与学生的情谊就显得更加情深意重!在宋省予的学生中,曾贤谋是他比较器重的,这幅松鹤图便是宋省予与曾贤谋合作完成的画,学生画松,老师画鹤。老师与学生的情谊,就在这一笔一画之间,随着时光的积淀,变得愈加珍贵!如今,宋省予的儿子宋展生又追随着父亲的脚步,踏上了绘画的道路,并且与父亲的门生曾贤谋相交甚深,而在宋展生少年时期,父亲宋省予并不鼓励他走绘画这条路。那么,宋展生的故事又是怎样的呢?他的画风与父亲的又有何不同呢? 

他是宋展生,宋省予的长子,将父亲的画作视为民族文化遗产,捐赠国家,筹建“宋省予美术馆”,目前也是他最大的心愿。而在父亲宋省予的光环背后,宋展生同样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中国鹤王!曾有人如此评价宋家: “宋氏家族唯一能够传世的,就是那副至今没有枯竭的笔墨!

宋展生:我对艺术其实从小就喜欢,因为我看我祖父画画,我祖父画雨伞,他教我画雨伞边上的图案,他画中间山水一类的东西。那我父亲也是画画,我经常要帮他拉纸,磨墨,边看他画画。从小我就很喜欢,我父亲曾经反对我画画,但是后来我还是走这条路。

以画谋生的宋省予深知生活带给创作的束缚,便告诫儿子:画画的人分两种,一种为画匠,一种为画家。二者的区别是:后者具有独创性。而一万个学生之中,最后能成为画家的仅为一二,最后,他更是语重心长的说:作画切不可当做饭碗,修养即可!短短的家训,却饱含着宋省予对艺术的尊重与热爱!受此影响,宋展生潜心学习文化知识,偶有一二画作,父亲总是悉心修改,细细指导。

宋展生:我曾经问他蹁跹两个字怎么,那个时候就是很小,还是小学生。然后他就站起来,摇来摇去,这个鸟,翅膀一直摆动,这个就叫做蹁跹,他会通过动作来很形象地让我牢牢地记住什么叫翩跹。

父子之间的那种亲情与默契,在这样的氛围下,显得愈加浓厚。1966年,父亲宋省予去世,遭遇此变故时,宋展生20岁,这一年,宋展生正值高中毕业,原本踌躇满志报考清华大学的他,一夜之间体会到了“变故”二字的重量!不久,宋展生放下书本,走进田间,开始犁耙辘轴,莳田耘田,伐木扛木,开山打炮眼。 1972年,上杭县为整合县里资源,创办了一个工艺美术厂,这次机遇,彻底改变了宋展生的命运!  

                

宋展生:当初师大有个老师叫吴宗翰,他是下放到我们老家上杭,县里面叫他筹备工艺厂,他就想到我,因为我父亲宋省予和他是同事,师大美院的同事,所以他把我从农村拉上来做他的助手。

吴宗翰曾是鲁迅木刻版画的的成员,早年宋省予在广东梅县开省予画室时,在梅县中学念书的吴宗翰便被画室里的花花鸟鸟所吸引,每日必跑到画室为宋省予磨墨、拉纸,很快,两人便成了忘年交。多年后,他们又先后在福建师范学院艺术系任教,成为同事后,两人一起聊天,合作书画,成就一段佳话!在宋省予去世6年后,吴宗翰与他儿子宋展生,又将书写一段师生情缘!

宋展生:我在那个美术厂呆了十三年,这个十三年对我是比较大的磨练,一个是吴宗翰带我出去写生,教我透视、色彩、速写、素描这些方面的知识,最后他离开那个厂,调到老家梅县去了。那整个工厂的设计任务都交给我了,那我也设计了一百多种工艺美术品。

在上杭工艺美术厂期间,宋展生很快便展露了创作的天赋,陆续创作了一批优秀作品,“太白醉酒”、“醉铁拐”等曾获福建省工艺美术优秀创作奖。闽西画院、榕城画院相继聘任他为画师。20世纪80年代初,宋展生带薪进入福建师范学院美术系进修,在这个仍保留着父亲气息的“月林山馆”,宋展生如饥似渴地学习,父亲的生前好友关山月、黄独锋、周哲文、杨启舆,以及父亲的学生曾贤谋、陈子强等知名画家都给予他绘画专业的帮助和指导,宋展生画艺大进。这期间,叩开宋展生艺术之门的启蒙老师吴宗翰仍在师院美术系任教,这一老一少的重逢,更为宋展生的画作增色不少!

宋展生:我师大毕业以后就回到老家,因为那个时候,我原来是在文化馆,搞群众文艺工作,那后来师大毕业以后,回到老家就是,提拔我当文化局的副局长,从事一些行政工作,但是我不管做什么工作,我每天都坚持画画,那个时候也发表了很多画,特别是一些画画的文章。

宋省予喜欢画鹤,他笔下的鹤多秀美骏毅,气态轩昂。宋展生也喜爱画鹤,然而,父亲的告诫画匠与画家的区别还言犹在耳,如何才能走出这个圈,宋展生每每想到此,甚是苦恼! 

宋展生:到了画院以后,我就想父亲画的鹤,我现在画的鹤还是和他一样是不行的,后来我就仔细看他的鹤,都是中锋的。那后来我感觉我画鹤应当和他不同,就是注意在结构的方面,以中锋为主,在不是结构的方面,比如说腋下的

毛,两翼的毛,他有一些蓬松的地方,我就是改变,不和他一样,中侧结合起来这样。

所谓中锋、侧锋均为书法用笔,发现这一细节后,宋展生尝试用中侧结合的方法,用中锋的力度表现鹤的头部与肩部,用侧锋的灵活表现鹤的翅膀!自此,宋展生所画之鹤,或舞,或立,或飞,或翔。而后,宋展生的鹤也被赋予了一个专属的名字——飞鹤!意为他所画之鹤翩翩如仙子般灵动!1994年,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70华诞,由我国赠送的《万寿图》,便出自宋展生笔下,画中70只白鹤栩栩如生,动态各异,令人叹为观止!

         

宋展生:花鸟画其实还是追求情趣,笔情墨趣,非常讲究书法用笔,讲究灵动,讲究能够活起来,这叫活色生香。画的那个鸟把它的生命力画出来,生命力画出来你要经常观察,所以我也经常到鸟语林就是森林公园的鸟语林,我家离那边很近,那边去体验,去观察,去写生,去拍照,然后回来再加工,是这样子的。

这一幅《风雨归雀图》便是宋展生在外写生时的偶遇之作。某一年年关回乡,途径漳州,遇上瓢泼大雨,只见窗外雨打芭蕉,白茫茫一片,忽见一群鸟雀栖于芭蕉枝头,被雨水打得东倒西歪,风雨飘摇,游子思乡的感情冲击着宋展生的心扉,回到家,他迫不及待地展开画纸,意在笔先,下笔有神,无需太多修饰,一幅《风雨归雀图》旋即跃然纸上。整幅画面,水光漫溢,朦朦胧胧,雨中即景,给人似幻似真之感,而提款“此是吾乡旧风景,画中相见也相亲”更是点睛之笔!

宋展生:“此是吾乡旧风景,画中相见也相亲”这个诗句和这个风雨的感觉,很吻合我们客家那个味道,所以我感觉画画还是要深入生活,要贴近生活,然后画出来的东西才会和别人不同,和你老爹不同,和你的朋友不同,和你的师兄不同,和你的老师不同,所以画画是应该走这个创作的道路,就是笔墨当随时代,你要画你自己的感受。

2009年3月,第三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在台北举行,福建省客家研究联谊会赠送给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先生一幅《松鹤延年图》,《松鹤延年图》的作者便是宋展生。早些年时,台湾的画家就曾邀请宋展生到台湾办画展,而在更早之前,宋省予在广州创办培训班时,就曾有台湾的学生随其学画,几十年的风雨积淀,宋家父子的这幅笔墨丹青,化作画里的那一抹灵动,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

                                 

宋展生一个我是经常梦见到他,第二个我是到现在还在研究他的艺术,研究他的那种书法用笔,那一种妙处,我一直悟他的东西,悟到我自己的画里面来。因为画画靠悟。

如今,宋省予去世已有45年,但与绘画真诚结缘的宋展生,每每忆及父亲,笔下仍充满柔情与温暖!

                                       

     2011221日播出

二、钟兆云:苦乐斋里写春秋

 

钟兆云:苦乐斋里写春秋

他是从闽西大山走出来的文学才子,家乡浅浅的溪流,是他走向人生拼搏海洋的最初潮汐。

陈章汉:他从闽西来,有一种执着的追求,他很勤奋,他不是说很有天才的那种,他天生有着诗人的情怀,却乐意戴着镣铐跳舞,坚守着那一方寂寞的庄园。他克服了一种松动模糊,完全收敛了他的诗情。

他谦虚而谨慎,永远期待着自己的下一部作品。

蓝缎子长袍,红缎子马褂,青缎子瓜皮小帽,脑后一根又细又白的小辫子,衣服的袖子上满是鼻涕唾沫留下的星星点点,这就是五四时期,行走在新文化中心——北京大学的

辜鸿铭。

20015月,一本关于他的长篇小说出版,作者钟兆云,那一年他32岁,刚过而立之年。辜鸿铭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钟兆云又是如何创作的?

钟兆云:那一年我看了一本学术著作叫《文化怪杰辜鸿铭》,我们福建有这么个可爱的人,居然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就写信给书的作者,现在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

的黄兴涛教授。黄教授是研究辜鸿铭的专家,他看了我的作品之后,说辜鸿铭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又是福建人,就鼓励我用文学来反映他。

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钟兆云:他生在马来亚,长在西方,一直没有自己的祖根,他回到香港已经三十岁了,不会讲中国话,苦学普通话、广州话、闽南话。他想做一个彻底的中国人,在假洋鬼子遍布中国大地的时候,他把西装、文明棍扔掉,穿上长袍马褂,留起辫子。

在黄兴涛教授的支持和鼓励下,钟兆云开始了他的奇人探寻之路,而这次的文化之旅,竟耗费了他7年的时间。

钟兆云:不去把他还原出来,或者用文学的方式表达出来,就太对不起这些先贤了,因为辜鸿铭是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清末民初,他在国际舞台上,代表了中国的声音,让西方人了解中国。我觉得辜鸿铭是做了很大贡献的。

正是怀着这样满腔的热情与好奇,在钟兆云的笔下,辜鸿铭从历史中走了出来。这部150万字三卷本长篇小说的出版问世,为此前一向薄弱的福建小说创作增添了华丽的一笔,

也让人们对钟兆云这个名字更为熟悉。

然而,早在1996年,钟兆云在福建乃至全国的文坛中就已经有了一席之地。那一年初,他推出了长篇传记文学《百战将星刘亚楼》。

钟兆云:刘亚楼上将是我的武平老乡,武平一中的校友,很早就知道他的名字,小时就听说他在三年困难时期怎么回乡开仓济粮,百姓对他是感恩戴德的,他在革命战争年代战功赫赫。大学毕业之后,我一直想看他的传记,但发现居然没有一本关于他的传记,只有零星的一些资料

刘亚楼是福建省武平县走出的开国上将、共和国首任空军司令员。乡情、乡恋、乡亲,给钟兆云注入了饱满的创作激情。从一九九二年开始,他在闽西、赣南、唐山、北京、天津、沈阳、锦州这些刘亚楼将军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实地采访和考察,积累了厚厚的第一手资料。当时钟兆云还不会用电脑打字,是妻子一字一句地帮助他打印。他前后花了四年时间,完成了书稿。

钟兆云:书出版后,全国四五十家报纸争相连载,很多老战士每天都剪下来,告诉我,感谢你为我们的老司令写了这么一个好的作品,让我们全面了解了老司令的丰功伟绩,也让后面的年轻读者了解了这么一个了不起的人,所以我觉得我们做的事情,应该说很有价值。

这部作品荣获首届中国人民解放军图书奖、第四届当代军人最喜爱的军版图书一等奖。这让钟兆云感到十分欣慰,这是他的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传记,为他日后的传记文学之路增添了几分信心。

有一年,他从北京领完奖回来,一封告状信便随之而至。原来几位老军人不满钟兆云在书中写了他们曾经所在部队的一些失败的经历,认为丑化了部队。

钟兆云:他们当中写这些信的有的还是将军级的人,都在上面签名,阵容很大,很吓人啊,但是因为我们都有根据,我们不是那种编造的,都是经过很多的查档和采访,结合起来,这个资料都是可信的,一条一条告诉他们之后他们也就没声音了,说明我的作品是站得住脚的。

陈章汉:如果没有那个认真劲,没有尊重事实,浅尝辄止听什么写什么,那是不可以的,没有证实就乱表达,那不实之词就很多了。

传记文学是一种非常严肃的体裁,但钟兆云自有一份超越年龄的沉着。对于传记文学的痴迷,他曾这样写道:“我与一个又一个伟大的灵魂相遇过,他们给了我太多的人生智慧。我不止一次地从内心感谢过我笔下这些作为正面人物形象出现的传主,通过深入接触他们的事迹,我的灵魂也得到了净化,人格素养得到了提高。”22岁成为最年轻的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不到30岁便成为中国作协最年轻的会员,他以出色的成绩当选为福州市作家协会主席、福建省传记文学学会会长。

任何杰出人物或凡夫俗子,家乡浅浅的溪流,都是他走向人生拼搏海洋的最初潮汐。对于钟兆云来说,家庭便是他成功的港湾。

1969年,钟兆云出生在闽西武平山村,父亲钟维良,是民国时的初中生,虽为农民,仍不改书生本色,常常手捧一部经典著作研读,钟兆云因此从小就比同龄人得到更多的文学启蒙。父亲有一些藏书,这便成了他少年时代的课外读物。

钟兆云:印象里跟父亲一起睡,枕着父亲的鼾声,伴着父亲的洋油灯,这两个是父亲留给我最深的印象,为什么我会在小学四年级就把《三国演义》那些书看完了?就是受父亲的影响。为了看一本书,我跟父亲经常走十多里地去向人家借,父亲对我这方面影响是很深的。

闽西绵亘的群山,虽然隔断了通往外部世界的视线,却没有阻拦他因古典名著的滋润而生长的文学梦。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高中开始,钟兆云就陆陆续续向报刊投稿,用微薄的稿费,支撑着自己的生活。但是这样频繁的投稿,也影响了他的学业。钟兆云家里兄弟姐妹四人,而他与同样爱好文学的二姐的感情最好,二姐虽已为人妇,但姐弟之间还是经常会有书信往来。当二姐得知这个情况后,感到十分忧心。

钟兆云:(二姐来信的内容大意:要好好读书)情感这东西,值得你永远珍藏着,不因

为时光的前行而淡漠。

家书抵万金,二姐和父亲的来信,给了钟兆云心灵的慰藉,而早年“卖文为生”的苦难经历成就了钟兆云与文学创作的不解之缘,也培养了他的勤奋和毅力。毕业后,钟兆云以其突出成绩破格进入党史研究部门工作,他开始阅读大量史籍,这也为他的传记文学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陈章汉:那是很寂寞的工作,他能够充分运用他所了解接触的材料,进行抽象思维,然后排排队,让他自己感觉到需要在哪方面进行用功。他能够从尘封的,或者说非常沉重的,理得顺或者理不顺的那种东西里面去淘取在他的心中能够引起共鸣的东西。

钟兆云:做党史研究是没有禁区的,但是你要把它反映出来,表现出来,它还是有禁区的,因为涉及各方面的一些人物,你不能够厚此薄彼,你不能够完全凭个人爱憎。

在第五届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上,有人以“另类”相称钟兆云,因为他是惟一一位以传记文学创作而获此会议门票的作家。

从留辫子讲洋文的辜鸿铭,到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子恢、叶飞,从空军之父刘亚楼到红色御医傅连暲,再到外国友人塚本幸司,二十年来,钟兆云奉献给读者30来部、1000多万字的作品,数量为福建作家之最,他始终没有停下创作的步伐。曾有作家这样描述传记文学的难度:文学传记写作是园地寂寞、工程浩繁而又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

陈章汉:因为它必须花巨大的时间,巨大的耐性,而且写出来的东西人家未必会去重视认可,所以说纪实文学是非常难写的,特别是在功利的诱惑下,真要沉得住气花时间去到达你所了解的事件人物的纵深处,这需要多大的耐性。他如果在政治上或者经济上有所谋求的话,他可能也会成功,但是他割舍了。

“读书乐,写作苦,苦也乐也皆一般。”这是著名作家、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周克芹生前为钟兆云题写的赠语。对此,兆云深有感触:为了心爱的写作,他房里的灯亮个通宵已是常事。他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苦乐斋”,以抒其志。

陈章汉:他很耐得住寂寞,去创作纪实,这个时候人家都在变魔术,但是他能够把握住自己,实实在在做人,认真创作,扎实写些东西,从从容容过日子,这是非常好的一个心态。现在他头发少了,可仍然激情澎湃。

20071229日,凭借《贺敏学建国后的风雨人生》,钟兆云捧回第三届中国传记文学奖,成为首次获此殊荣的福建籍作家,并作为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发言:“在这个浮躁、喧嚣、急功近利的社会,我将坚守我的阵地。”钟兆云的这份坚守不仅来自于对文学的坚持,更是来自于父亲的不断教诲,然而,就在他和二姐钟巧云联袂合著的长篇小说《乡亲们》即将出版时,父亲却不幸病逝。

钟兆云:父母亲就是我们的天,不管我们年纪再大,都有人撑住,父亲走了,天好像就是少了一角,我指的是精神上的。父亲走得很安详,对生死看得很淡,人总是要有这么一天的……

钟兆云的博客里,有这样一段文字:以温情和热血为阳光开道,为时代和小我记录自然状态、真实感受、良知证言,这是我的写作状态和做人尊严,是我的圣经,是我在此领域永不怯场也决不退场的最正当理由。

他将一如既往地坐拥苦乐斋,书写春秋。

2011314日播出

三、张永和:客家行者

张永和:客家行者

张永和,著名的归侨作家。我们摄制组能够与他结识,源自于他的第一本长篇小说《大山寨》。大山寨位于龙岩市江山镇的一个偏远山村,这里群山环绕绿水长流,让张永和驻足多年,并以此为原型,创作了原生态客家土楼长篇小说《大山寨》。

张永和:以老寨村这样一个模,反映我们闽西的生活,我感到是很有意义的。

长篇小说《大山寨》以闽西大寨村为创作背景,以山妹集体逃婚开篇,故事情节扑朔迷离,跌宕起伏。反映了闽台乡亲认祖归宗,共同创建台湾农民创业园,兴办“土楼硅谷”的历史历程。整部小说气势恢宏,引人入胜,那么,长篇小说《大山寨》背后,有怎样的创作故事呢?

            

张永和,出生于印尼苏门答腊岛,四岁随母亲辗转回到祖籍地广东大埔。因为家境贫寒,张永和勉强念完小学,便辍学当放牛娃。他一边干农活,一边自学。十九岁那年考上福建永定林业学校,被派到永定金丰伐木场当伐木工人。

张永和:当时我们上山住的条件就很差,住的是工棚,随便用木头搭起来的。         

艰苦的环境激发了张永和发愤图强的本性,对知识的渴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他白天挥斧,晚上啃书,周末则到图书馆借书。

张永和:永定金丰大山林场离县城四五十里,没有通汽车。有的时候我顺着木头车或者跑到县城,礼拜天的时候到县城去借书。我基本上在一两年的时间。把整个县图书馆的中外名著都看了,对我提高写作能力也很有帮助。

             

   往返于图书馆和林场之间,张永和萌发了创作的念头。面对蜿蜒的山路,袅袅的炊烟,他厚积薄发,家国情怀油然而生,写下了人生中的第一篇作品《客家山歌》:

一条山道垂下来,          

连接北京成一线; 

一缕炊烟飘上去,

伴随嫦娥舞翩跹。 

山尖工棚通四海,

心连五湖劲更添; 

归侨豪情似瀑布,

好比银河落九天。

张永和虽然我是住在山棚里面,住在山沟里面。但是我感觉到虽然人在深山,我胸怀祖国。所以我无意中写了一首客家山歌,我说:我的工棚有条路通下来,那公路肯定通到北京,我的想象也是在回旋。

那时的北京,对于张永和而言是一个想象,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然而仅仅四年,张永和便以“文学创作积极分子”的身份踏上北京这片魂牵梦绕的地方。并受到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朱德等人的亲切接见。而这次接见,对于张永和来说,意义非凡。

张永和:周总理当时就跟我们讲:你们都来自人民,你们永远不要忘记人民,你们永远跟人民在一起,你们要永远为人民歌唱。我觉得总理这个话,为我这一生文学的方向奠定了正确的方向。                     

周总理的几个永远,让张永和受益匪浅。“为人民歌唱”,使他萌发了写传记的念头。从此,他开始广泛搜集资料,行走了国内外多个国家,曾为李光耀、克林顿、瓦希德等国家领导人做传。几十年来,他坚持不懈,名人传记多达20多部,而在这些传记中,以客家名人传记居多。

张永和:我感到我们客家名人辈出,我们客家精神在整个世界有很重大的作用。我们客家人,在海内外在世界分量都是很大的,把这些客家人物写出来。对弘扬客家精神都有很大的作用。

为名人做传,张永和始终秉承着两个原则,一个是真实,另一个是细致。他强调传记写作要以小见大,以一滴水见太阳。更为重要的是,张永和首创了为生人立传的传记样式,成为传记史上第一个为生人作传的作家。

张永和:他已经到达了他人生至高点的时候,我们去把他至高点闪光写出来,我感觉到这个也可以给他盖棺论定了,也可以总结他的一个人生了,因为他站在人生的制高点,我们也可以为他立传。

独具匠心的传记风格,使张永和的传记很快脱颖而出,国内外媒体纷纷对他的传记进行报道,“张永和现象”风靡一时。鲜花、掌声、荣誉纷至而来。如果说文学是一条路,那么张永和在这一阶段无疑走到了人生的至高点。然而,正当所有人为他喝彩时,他却退居深山,深入大寨村,潜心创作人生的第一本长篇小说《大山寨》。

张永和:传记我感觉到是一种照相,给你照起来这样的一种作品。而小说长篇小说,却是等于油画,给你塑造一个形象。所以我感觉到要从照相转化到塑造形象的油画,这其中有他的共性也有他的不同点。

从传记到小说,张永和面临他文学创作的另一个转折点。小说,被张永和形象的描述为油画,而当他将所有颜料调和好以后,却发现这幅酝酿许久的长篇巨画无从下手。时代的变迁,事物的迁徙促使他必须寻找新的切入点。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一个女企业家逃婚的故事深深触动了他。

《大山寨》中程玫玫人物原型程小恩:我17岁那年,三个女孩子就开始筹划着逃婚。逃出来后三个女孩子又返回去,我家里可能是家规比较严,我爸爸当时讲了一句话,他说:哪怕是打死你,也要抬到那边去。后来倒回去就嫁给他。

这个切入点让张永和激动不已,第二天他便动身去程小恩的家乡做追踪采访。沿着程小恩当年抗婚逃婚的崎岖山道,在千年古寨吱吱的飞鸟声中,他的创作灵感油然而生,而在接下来的采访中,张永和发现,她的故事远不仅此。

程小恩:93年那年丈夫不幸又去世了,当时儿子才七岁,女儿才五岁。所以想到那时候好像,真的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后来没办法硬撑着,把这个家撑下来。

程小恩坎坷曲折的命运,让张永和感动不已。回到书桌前,他文思泉涌,以程小恩为原型,讲述了她抗婚逃婚,独自撑起一个家、一个企业的人生历程,塑造了主人公程玫玫这一坚强执着的闽西妇女形象。2011年春,《大山寨》在闽西客家祖地定稿,历经八年,洋洋洒洒50万字,静静地散发着书香。

从懵懂少年到古稀之年,张永和一直行走于文学之路,赞美也好,质疑也罢,他均一笑置之。敏捷的步伐,爽朗的笑声,很难想象这是一位饱经磨难的老人。

张永和:一个人,你的心一直想到自己的事业,就想到我们的文学创作,其他的事情就变得很小了。即使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困难,但是我们碰到以后,想一想也就丢掉了,就不会一直藏在心里面。而永远占据我心中的是文学创作,是人物形象。我心里面想着这样的事业,其他事情我都可以丢开,所以我就感觉天天都很快乐。

快乐而忙碌的行走于文学道路上,出世入世间,心中永驻客家精神,这便是客家行者张永和的文学之路。

                                 

                                      20111031日播出


上一篇: 8.【传记】第二期 总编:钟兆云 本刊秘书长:王银茂 (首发时间:2011.07.01)        下一篇:10.【传记】第四期 总编:钟兆云 本刊秘书长:王银茂 (首发时间:2012.10.01)
 
首 页 | 关于我们 | 业务介绍 |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Copyright 2008-2011 Powered by 王银茂.COM,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1010465号